在学校的课堂上,老师会明确说上课不能做什么,做错了什么老师会点名、会教育;但是来到职场这个“大学”里,你被考核的不仅是“功课”,还是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纠正错误,但是总有人需要承担后果。
如果说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味道是什么,那么职场礼仪该怎么形容呢?更像是在玩扫雷——一定要谨言慎行,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会对方依据你的举动与言语,将会对你的专业及个人素养予以怎样的评定。
为了避免更多的“无声爆炸”,本期我们将与大家分享,关于电话、邮件、开会、电梯、名片以及形象等场景中,典型的职场礼仪示(吐)例(槽)。
电话礼仪篇:
×. 不报家门就一通说,让别人云里雾里;
√. 先问好,自报家门后再简要说明来意;
×. 觉得别人接了电话就能马上沟通,说不定他人手头还有事情在做;
√. 询问对方当下时间是否合适沟通,若不合适就再约时间;
×. 声量太大,打扰到周围人的工作状态;也不要太小,让对方听不见;
√. 保持合适的声量与语调,缓缓道来;
×. 说话毫无逻辑,自己都捋不清楚,怎么让人听明白;
√. 提前打好腹稿,沟通时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诉求说清;
×. 以为一通电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不给人留有迂回的余地;
√. 接收别人的反馈,根据对方的反馈再调整回应;
×. 在非工作时间段打扰别人;
√. 避开节假日、临近下班、晚上等时间段;
×. 自己讲完就马上挂断电话,显得慌乱且失礼;
√. 最好等上级/长辈/客户等先挂电话;
邮件礼仪篇:
×. 发无主题的邮件,非常失礼且让人找不到重点;
√. 完整填写主题,谨慎精要、明确邮件目的与诉求;
×. 在一封邮件里面讨论多件事项;
√. 坚持一份邮件针对一个主题的原则,有助于日后整理,且不会给人造成混乱;
×. 没头没尾;
√. 在开头礼貌称呼他人,并在结尾处都增加问候语, “礼多人不怪”;
×. 插入过大的附件,影响他人邮箱的接收速度;
√. 将文件压缩到合理的大小,对于不方便压缩的文件选择云盘分享的方式;
×. 急匆匆地发邮件,发出去的邮件就是泼出去的水,若有误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 仔细审核、审核、再审核。主题、收件人、正文的信息是否有误;
×. 不打招呼就随意把别人新增为收件人/抄送对象;
√. 提前与新增收件人与抄送对象沟通邮件的来龙去脉,为什么要让他们参与;
×. 用图片代替文字,增加阅读难度(例如像素、流量成本等)与检索难度
√. 呈现完整的信息、方便阅读、修改与检索;
×. 将一大堆信息全部堆砌再正文中,毫无条理;
√. 要以有逻辑、有条理的方式去书写邮件,多用点,少用面。最关键的原则就是:让收件人看完能立刻明白你在说什么、需要他怎样配合。
×. 不注意文法细节,例如中英文标点混用、“的得地”混用、错别字、空格、大小写的使用等都需要特别注意
√. 记得检查语法并统一字体字号,通过改变字体颜色合理提示重要信息;
开会礼仪篇:
×. 迟到或早退;
√. 准点守时,认真对待会议,若有特殊情况最好提前与会议负责人沟通,切勿让人等待;
×. 开手机铃声,打乱会议节奏,对参会人员极不尊重;
√. 将手机关机或调为震动——这是最最最基本的职场礼仪;
×. 在重要会议中过于“随意”入座;
√. 在大型严格按照座位安排入座;在小型商务会议中将主要位置留给客户最高职位者;
×. 在会议中发出奇怪的噪音;
√. 尽可能控制你可能发出声音的动作,例如拖动椅子、开门、翻页、吃东西、喝水等;
电梯礼仪篇:
×. 不顾次序,自顾自地走,你不知将会与谁同行;
√. 尽量体量他人。对于有人控制的电梯,你应当后进去后出来,一手按开门按钮,一手按住打开的电梯侧门,请领导/长辈/客户先进先出;对于无人控制的电梯,你应当先进去,控制好开关钮,用手按住侧门,请领导进;同时当看到他人疾步向电梯走来,你需要帮助阻止电梯门关闭;
×. 站在门口挡住楼梯按键;
√. 主动询问他人去几楼,帮忙按下;
×. 随意开口交谈,在电梯里谈论过多私人事务,影响他人;
√. 适度礼貌,不必主动打破沉默,电梯内属于公共区域,谈论任何事务需要谨慎克制;
名片礼仪篇:
×. 不带名片就去出席会议;
√. 随身携带名片,可在会议开始前/准备结束后递出;
×. 随意递出/接受名片;
√. 递出名片要名字朝上,倒对自己,双手齐胸递,方便别人第一时间查看;收到名片要认真看一下后,夹到名片夹或者本子里,切忌随手放桌面上或拿在手上玩;
形象礼仪篇:
着装:
×. 不修边幅、脏乱、邋遢、过多的色彩与层次感,在商务日避免穿运动装上班;
√. 注意服装的搭配,做到正式干净、简洁大方;
头发:
×. 忽视发型与日常洁净;
√. 注意没有头皮屑,发型要精神利落,男士可适当抹发胶;
香水:
√. 无论男士女士,如果习惯用香水,那么一定要选择淡雅香型的,不宜用香味过于浓烈的香水。
礼仪,绝不只是表面作态。尤其在职场中,我们在任何场合的出现,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背后的公司。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同行业、不同职级的人,而礼仪就是我们最能表达出尊重的方式。归根到底,只有发自内心地去尊重所有人,去察觉尴尬,体谅不便,才能最大程度地为自己“扫清无声地雷”,给予他人舒适的沟通环境,赢得他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