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场焦虑的话题不断地在社交媒体与网络上发酵,这样的传播速度让职场人都不得不加入这一场“焦虑狂欢”中。初入职场时,很多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能够帮助职场新人得以应付各种困难,例如通过什么样的话术去获得工作机会、面试中如何表达自我以及在迷茫时如何做出选择等。
然而,有些时常在耳边环绕的话,却不能「太当真」。
#01.
职场中「做自己」,真的能行吗?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们在演讲场合中给出学生和资浅员工“做自己”的职场建议,也许是出自善意,却忘了这会是历时30年的才能得以实现的。
确实,“做自己”是很多人挂在口头上的“解药”——无论是面对质疑、困扰,都能以此让自己不去改变。
但是,职场真的能让你做自己吗?每个人都适合在职场中做自己吗?
根据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奈德(Mark Snyder)创造的一项可识别性格类型的「自我监控量表」(Self-Monitoring Scale)得出:
“变色龙”类型的人更愿意抓住扮演各种角色的机会,这样的角色演绎包括语言与行为,从而达成目标;
“忠于自我”类型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传达出“未经过滤”的个性,无法明确且估量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变色龙类型的人通过不断地尝试、实验各种版本的自己,不断地在社会中攀爬,在此过程所中因“个人偏离总体期望的能力”而实现的成功,自然地,也就为过往所有的经历罩上光环,成为成功的典范——这也是源于社会学家口中的所谓的“性格信用”(idiosyncrasy credit)。
然而,这样的经验所揭示的规律并不是要单纯地“做自己”,而是要爬到“阶梯”的上层,赢得性格信用后,才有权利和机会去表现真正的自己。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人在一个组织中还是占少数,更多的是基层或资深员工。
所以,把“做自己”当作是一种职场建议,这也许对企业高层管理者更为有效,因为很多工作都需要印象管理技巧,特别是对于需要擅长适应环境、改变行为的人。
可如今,大多不分级别的职场人士把“做自己”当作是一种借口,以此待在舒适圈而不愿意改变,一旦面对改变,他们常常会说“那不是我”,藉此拒绝放下身段、拒绝成长。
所以,对于这种忽略个体差异和机遇偏差的建议,它的有效性还有待论证。一味地只叫大家“做自己”,可能会害他们误以为这是唯一要做的事。
#02.
凡事「别拒绝」「别得罪」
真的对你好吗?
今年有冒出了一个新词,叫“端水大师”。最开始在综艺中出现时,指的是主持人为了让场面不尴尬、不冲突,对每一位参赛嘉宾都表以同等的欣赏与鼓励。这可以是一种礼节,也可以是所谓的圆滑。然而,这样的“端水行为”在职场中可能没有这么备受赞誉。
职场不同于其他场合,因其雇佣本质决定了每个人在其位,权责有限。这个限度绝不是由自己划分,而是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以及与管理者达成的共识所决定的。
“拒绝”可能代表你的个人和职业操守受到侵犯,这也是一种对职业道德的恪守。如果你的上级不懂得尊重你这样的价值观,那么他们就不会珍视你;如果你不懂得对不道德的事情说“不”,那么你就不会珍视自己。
当你被要求做一些超出其技能范围的事情,那么“拒绝”是适当的(且必要的),并且还可以礼貌地回应:“我不确定我是否胜任这份工作,但您考虑过XX人吗?”。
倘若你是那种在已经超负荷的情况下也一味地接受、永远不会拒绝的人,这只会增加他们下次会再次与你联系的可能性——当然,这样的联系除了占用你的有效工作时间之外,并不会获得额外的奖励。
所以说,职场中的“拒绝”并不是一味地代表“不近人情”、“不会做人”。
相反,正确地拒绝界限之外的请求,理解利益的优先级,实际上会对你的事业更加有帮助。
因为,无数研究表明“收入受收入者个性的影响”——恪守工作职责界限的难搞先生的年度收入要比不懂拒绝的老好人先生多18%;在女性中,这个数字则为5%。
#03.
35岁没做到「管理层」,真的失败吗?
成为一名管理者,最开始也许算得上职场人士的一种选择,但倘若谈论到年龄,特别是35岁以后,职场社交中不说自己是XX经理、XX总的话,似乎会徒增耻辱感。
好像很多声音都会在旁边有意无意地提醒你,35岁以后,成为一名管理者就是你面临的一场大考,没考过,就是个loser。
这种病态的迷恋与武断式的审判,让35岁以后的资深人士们的职场发展更为压力重重……
那么,真的只有一个所谓的正确选择吗?
我们都知道,雇佣市场中存在优胜劣汰,成为管理者需要被考量的是其综合能力,成为一名管理者,意味着你需要通过考核,在经验、资历与能力等各方面都能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非凡的领导力。
当一个幸存者的产生时,也就意味着至少有两个或无数个淘汰者。
可事实是,不是所有优秀的人都具备这样的领导力。
在一个团体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会不自觉地担任起领导的角色,而其他人则担任跟随者的身份;在这些跟随者中,有的具备极强的业务能力,有的表现出踏实牢靠的责任心,有的是个严谨学术的研究派,他们各有所长、不分伯仲。
他们不重要吗?当然重要,倘若一群人各个都是领导者、管理者,那这个团队还能正常运转吗?
正是因为团队中有擅长各个领域的人存在,管理者才会如此重要。
在知识分享平台上有这么一个问题《那些35岁还没有成为管理者的人,去了哪儿?》,在1165 个回答中,他们讲述了后35+后的1165种生活状态。
有的选择了自行创业,不畏前路;有的则在岗位上精耕细作,进入知识付费领域;有的离开了职场,开始跑滴滴、送快递,辛苦却自在,能够更多地陪伴家人。
不是只有成为管理层才能证明自己——这绝不是自我安慰,而是直面现实——管理者是稀缺性角色,那些能够走上这条道路的,我们可以掌声鼓励;同时,对于那些选择了其他路的,也值得我们一声祝福。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初入职场时,抓住机会尽快成长,让自己像一颗小树苗一样,汲取营养成为参天大树;即便在职场后期,也以一颗不封闭的心去拥抱变化,时刻为自己谋求职业发展的新思路。
往外一看,你会发现外面世界是如此辽阔。
-写在后面-
从学生时代开始,都会有这样的惯性思维:没考好,就是不够努力,努力了一定能做好。进入了职场,万万不能再以这样的学生思维主导自己的行为,因为不是努力了就会有回报,这个世界远没有那么简单粗暴。在职业发展中,比起用功努力,更重要的是要选对方向。如果说,站在风口上,猪都飞起来。那么在职场中,这样的风口可以是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个平台、甚至一个岗位。
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资深人士,无论是初次择业还是后来的重新择业,每一个选择都可能会给你带来质的改变。倘若你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方向,可能怎么努力都见效甚微。所以,你需要及时地把握市场动向,为自己筛选发展最前景、最合适的岗位。